最後的清教徒愛德華滋與復興運動

最後的清教徒愛德華滋與復興運動 特價

最後的清教徒愛德華滋與復興運動

編號:L728/000614832
ISBN: 9789887664260
作者:何沛禮
譯者: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8-29
  • 定價:NT:740

  • 折扣:9

  • 優惠價:NT:666

若下單後該商品缺貨、絕版、停版狀況,
我們將會E-mail寄送訂單缺書通知!

內容簡介

清教徒的神學觀及屬靈操練,其影響力不多不少形塑著華人教會的成長。然而,現今華人信徒以至教會,都不一定很認識清教徒的歷史。本書作者多年來鑽研清教徒運動及愛德華滋生平,補足了華人教會在這方面的缺乏。

本書扼要及系統地介紹了愛德華滋的生平和神學思想,特別是他的代表著作《屬靈情操》。

本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解釋清教徒主義的本質及簡述清教徒主義的歷史;第二部分鋪陳愛德華滋生平及「大覺醒」運動的歷史;第三部分是全書的精華所在,花了八章篇幅闡釋愛德華滋的思想精髓「心靈的意識」及著作《屬靈情操》;第四部分則反思今天的信徒和教會可以從愛德華滋學到甚麽?作者親自翻譯和撮要愛德華滋的講章和著作,使讀者更易走進並讀懂愛德華滋的思想,還在有需要的地方加上一些補充的闡釋,並作出引伸的生命反省。


對於每位對信仰認真的信徒,閱讀本書能夠從愛德華滋身上反思基督信仰的本質,並深入地了解原來豐盛的屬靈生命是甚麼意思;更能夠提醒今天的教會,應如何教導信徒委身並願意過聖潔的生活。

 

 

作者介紹

何沛禮(Bernard Ho)


1986 年美國密西根大學建築碩士畢業,其後在底特律執業。1992年蒙主呼召到洛杉磯主人神學院接受神學裝備,1995年道學碩士畢業,先後在美國密西根州安雅堡及加拿大多倫多華人教會牧會。2003年回港在播道會尖福堂牧會,2005年再赴美國播道會三一神學院進修神學碩士學位,主修系統神學及清教徒愛德華滋神學,2006年回港任播道會樂恩福音堂堂主任,2012年轉為顧問牧師至今,除牧會外致力寫作和教導。2019年起任教於中華神學院,現為客席講師。著有《失落的伊甸》一書(2015年出版,第八屆金書獎最佳新晉作家(非學術)入圍書籍)。


二十多年來,一直抱著神賜的負擔,要把愛德華滋的生平和著作介紹給普世華人教會。2023年特地遠赴美國,走訪東岸新英格蘭的康涅狄格州、麻薩諸塞州、新澤西州實地考察,為愛德華滋和「大覺醒」的歷史遺跡蒐集資料、拍攝和錄影,並訪問耶魯大學愛德華滋中心,要把豐富的材料和研究心得輯錄成書,分享愛德華滋傳奇的一生和豐富的屬靈遺產,以饗讀者,期盼為教會帶來祝福與復興。

 

目錄

目錄


李序

郭序

誠心推薦

自序

鳴謝


第一部分:認識清教徒


第一章:清教徒與我何干?認識清教徒主義的本質

一、引言

二、清教徒主義的定義和關注

1. 清教徒的定義

2. 清教徒的關注

三、我們為何需要清教徒?

四、清教徒著作的特質

1. 清教徒用聖經模造生命

2. 清教徒結合教義與實踐

3. 清教徒聚焦在基督

4. 清教徒展示如何面對試煉

5. 清教徒展示如何生活在兩個世界裡

6. 清教徒告訴我們何謂真正的屬靈


第二章:現代福音派的淵源及清教徒主義簡史

一、引言:現代福音派的淵源

1. 憲制的宗教改革

2. 清教徒運動

3. 敬虔主義


二、英國清教徒主義簡史


1. 英王亨利八世欲脫離羅馬天主教

2. 愛德華改革與克藍麥(1547-1553)

3. 瑪利廢除改革(1553)

4. 伊利沙白繼位(1558),訂立教會統一條例(1559)

5. 被流放的信徒回歸帶來改革(1570)

6. 大主教威格夫頒佈反清教徒條例(1593)

7. 雅各一世登基(1603);聖經英王欽定本出版(1611)

8. 近九十名神職人員被停職,部分移居海外(1604-1609)

9. 雅各一世與清教徒的關係緩和

10. 第一批美洲移民(1620)

11. 查理士一世與勞德大主教(1625)

12. 第一次大逃亡(1630)

13. 溫斯洛普:「城造在山上」的新英格蘭發展異象

14. 勞德對清教徒的逼迫

15. 克倫威爾與新模範(清教徒)軍

16. 英國內戰(1642-1648)與威斯敏斯特信條(1647)

17. 克倫威爾成為護國公(1653)

18. 歐文「聖人的敗壞」與統一條例(1662)

19. 歐文深刻反省

20. 對清教徒的逼迫加強(1664-1665)

21. 清教主義解體(1662)到宗教容忍法令(1689)

22. 美洲的「新英格蘭實驗」


三、清教徒主義在新英格蘭的發展

1. 清教徒主義在英國本土的終結

2. 在美洲新世界/ 新大陸的發展

3. 以全面的聖約神學建構社會

4. 環環相扣的聖約制度

5. 體制下的反對聲音

6. 問題浮現於下一代

7. 設立「中途契約」

8. 清教徒實驗接近盡頭

9. 承傳困難,只能留下短暫、獨一無二的歲月

10. 清教徒主義褪色,但其處世特徵仍存後世


四、思考問題


第二部分:認識愛德華滋生平及 「大覺醒」


第三章:愛德華滋不平凡的一生與「大覺醒」


一、引言

二、出生和成長(1703~)

三、重生(~1720)

四、大學及研究院時期(1716-1722)

五、學生傳道(1722-1723)

六、捍衛加爾文主義及擔任耶魯大學導師(1723-1726)

七、當助理牧師的呼召(1726-1729)

八、戀愛、結婚(1724-1727~)

九、康涅狄格河谷大復興(1734-1735)

十、第一次大覺醒(1740-1743)

十一、黯然離職(1750)

十二、向印地安人宣教(1751-1757)

十三、大學校長的呼召及離世(1757-1758)

十四、紀念碑:蓋棺定論


第四章:重生形態論及《一個忠實的敍述》摘要


一、清教徒的「救恩預備主義」及「重生形態論」概論

二、愛德華滋的重生形態論

1. 第一階段:對一己處於可憐光景的覺醒

2. 第二階段:承認在他們被定罪和受罰裡面,神是公正的

3. 第三階段:在神的邀請下,尋求恩典和基督作為唯一得救的方法

4. 第四階段:得救的確據或「得著」基督

三、《一個忠實的敍述》摘要

四、總結


第三部分:認識愛德華滋的思想精髓「心靈的意識」及著作《屬靈情操》


第五章:愛德華滋講章的闡述與分析——《一種神聖及超自然的亮光》


一、引言:屬靈知識與「心靈的意識」

二、《一種神聖及超自然的亮光》講章闡述及分析

1. 經文及釋經

2. 教義

3. 進深

三、總結

四、愛德華滋在《個人敍述》裡的得救經歷


第六章:愛德華滋的著作《屬靈情操》之寫作背景及第一部分——論情操的本質和它們在宗教(或信仰)裡的重要性

一、引言:《屬靈情操》的評價和歷史地位

二、《屬靈情操》的寫作背景

三、《屬靈情操》第一部分:論情操的本質和它們在信仰裡的重要性

1. 經文

2. 教義

四、總結


第七章:愛德華滋的著作《屬靈情操》第二部分——顯示哪些記號並不能作為判斷宗教的情操是否真正出自恩典


一、引言

二、顯示哪些記號並不能作為判斷宗教的情操是否真正出自恩典

1. 「屬靈的情操非常強烈或高漲」並非真正的屬靈記號

2. 「情感對身體造成劇烈的影響」並非真正的屬靈記號

3. 「熱烈地談論信仰事情」並非真正的屬靈記號

4. 「情操來自外來的力量,並非自己做出來、自己刻意發明,或用一己之力產生」並非真正的屬靈記號

5. 「有聖經經文伴隨的情操,而且是奇妙地想到的」並非真正的屬靈記號

6. 「表面上有愛的情操」並非真正的屬靈記號

7. 「有各種各樣的情操匯聚在一起」並非真正的屬靈記號

8. 「按照順序產生的情操:就像先有靈裡甦醒、良心受責,然後得著安慰和喜樂的這種次序」並非真正的屬靈記號

9. 「情感讓人花許多時間在信仰的事情上,並熱切地參與許多敬拜的外在行為」並非真正的屬靈記號

10. 「讓人用嘴唇讚美及歸榮耀給神的情操」並非真正的屬靈記號

11. 「他們擁有的情操讓他們確信自己的經歷是從神來的,而且他們並非神智不清」並非真正的屬靈記號

12. 「一些人外在的表現和見證,能讓真正信主的人非常感動和喜悅,讓他們從心傾慕他們」並非真正的屬靈記號

三、總結


第八章:愛德華滋的著作《屬靈情操》第三部分——顯示哪些記號是分辨情操是否真正出自恩典和聖潔

(記號一至二:源於屬靈和超自然的影響、因神美善的本質而愛祂)


一、引言

1. 這些記號並非讓人能夠確定地知道別人情操的真偽,此乃神的特權

2. 這些記號並非要讓離神很遠的人獲得得救的確據

3. 這些記號非期望能說服頑梗的偽善者悔改,乃是希望真聖徒的信仰可以變得更加純正


二、顯示哪些記號是分辨情操是否真正出自恩典和聖潔

1. 記號一:真正屬靈和出自恩典的情操,乃是來自在心中之屬靈的、超自然的,及神聖的影響和工作

2. 記號二:第一個出自恩典的情操之客觀基礎,乃是神聖事物的超越美好和可愛之本質,而非從它們與自己以為的關係,或從自我利益出發(即真信徒因神美善的本質而愛祂)


三、總結

1. 真愛基督還是利用基督?

2. 基督教的信仰與中國人的實用主義

3. 信徒今天可以有甚麼反思?


第九章:愛德華滋的著作《屬靈情操》第三部分——顯示哪些記號是分辨情操是否真正出自恩典和聖潔

(記號三至四:喜愛神的道德美好、屬靈地理解神聖事物)


一、顯示哪些記號是分辨情操是否真正出自恩典和聖潔(續)

1. 記號三:(喜愛神在道德上的美好與聖潔);真正聖潔的情操主要是建基於:神聖事情的道德美好,或者說,一種對神聖事情的道德美好,對它們的榮美和甜美之愛慕,是一切聖潔情操之首及其泉源2

2. 記號四:真正的屬靈情操乃源於人被聖靈光照,從而正確地、屬靈地理解神聖的事物


第十章:愛德華滋的著作《屬靈情操》第三部分——顯示哪些記號是分辨情操是否真正出自恩典和聖潔

(記號五至六:屬靈的確信、福音帶來的謙卑)


一、顯示哪些記號是分辨情操是否真正出自恩典和聖潔(續)

1. 記號五:真正出自恩典的情操是有對於屬靈事物的判斷、真實性和確實性,有一種合理而屬靈的確信伴隨著

2. 記號六:出自恩典的情操是有著福音帶來的謙卑所伴隨


第十一章:愛德華滋的著作《屬靈情操》第三部分——顯示哪些記號是分辨情操是否真正出自恩典和聖潔

(記號七至十:本性的改變、耶穌基督的性情、基督徒柔軟的靈、對稱和比例)


一、顯示哪些記號是分辨情操是否真正出自恩典和聖潔(續)

1. 記號七:出自恩典的情操跟別的不同,就是它們有著人性本質的改變所伴隨

2. 記號八:真正出自恩典的情操,與假冒和迷惑人的不同,它們有像綿羊、像鴿子般的耶穌基督性情伴隨著;換句話說,它們自然地帶出一種仁愛、謙和、安靜、饒恕和憐憫的性情,就像在基督裡看到的一樣

3. 記號九:真正的屬靈情操軟化人心,必定有基督徒柔軟的靈伴隨著

4. 記號十:真正出自恩典和聖潔的情操,跟假冒的不同,是有著美妙的對稱和比例


第十二章:愛德華滋的著作《屬靈情操》第三部分——顯示哪些記號是分辨情操是否真正出自恩典和聖潔

(記號十一至十二:屬靈的渴慕、基督徒行為的實踐)


一、顯示哪些記號是分辨情操是否真正出自恩典和聖潔(續)

1. 記號十一:很能分辨屬靈情操真偽的是,若是出自恩典的情操,它們升得越高,越發有一種對屬靈事物有更強烈的屬靈胃口和心靈的渴慕;反之,假冒的情操常常自我滿足

2. 記號十二:出自恩典和聖潔的情操有它們的實踐和果子在基督徒的行為上;它們對人有著這樣的影響和控制,使他以實踐基督徒的原則為他生活的指引和重心


第四部分:今天可以從愛德華滋學到甚麽?


第十三章:從愛德華滋身上我們可以學到甚麼?


一、引言

二、一個忠心僕人的生命見證

三、一個敬虔人帶來的影響

1. 愛德華滋早年的《立志》

2. 愛德華滋對復興的影響

3. 愛德華滋和妻子對後代的影響


四、甚麽是真正的基督信仰?

五、今天如何能經歷真正的復興?

1. 注重重生

2. 敬虔的生活

3. 刻意的事奉

4. 見證分享

5. 帶來影響


附錄一:愛德華滋的生平時序

附錄二:愛德華滋的《立志》

附錄三:愛德華滋和撒拉的後代


參考資料



內容連載

自序


三十多年前(1992),我蒙神呼召在美國加州主人神學院(The Master’s Seminary)接受道學碩士的神學裝備時,復興神學(Revivalistic Theology)一科就是我的摯愛,在課程中我初次接觸到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知道神如何大大使用他成為美洲「大覺醒」(The Great Awakening, 1740-1743)當中的一個核心人物,我深深被他的真理教導、屬靈思想和事奉典範所吸引。


畢業後,我分別在密西根州的母會、多倫多的國語教會,以及回港播道會堂會事奉。2005年,我再赴美國三一神學院(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進修神學碩士(ThM),主要就是要專研愛德華滋的神學思想和著作(師從Dr. Douglas Sweeney和Dr. Graham Cole)。猶記得神學碩士畢業的時候,我曾對神許下心願:希望能將愛德華滋這位十八世紀神所重用的僕人介紹給華人教會,將他忠於聖經和富有洞見的真理教導,以及他絕不平凡和影響深遠的一生推廣在華人信徒當中,讓人能夠從他忠心的事奉大大蒙受益處!


過往牧會當中,除了常有提及愛德華滋的教導之外,我亦曾宣講過一系列的講道,共十二堂,是基於愛德華滋的代表作《屬靈情操》(A Treatise Concerning Religious Affections)的,會眾均有很大的啟發和回響。


愛德華滋的著作甚豐,耶魯大學出版的《愛德華滋著作全集》(The Works of Jonathan Edwards Series)已有二十六冊之多 ,但《屬靈情操》應該是愛德華滋最具代表性,並且是回應大復興最重要的著作(詳見本書第六章)。


2023年,神再次引導我的腳步,重拾託付,遂向神學院申請寫作假,為要專心把我的領受寫作成書。同年秋天,我再赴美國東岸多個州份(康涅狄格州、麻省、新澤西州)重訪愛德華滋和大覺醒的歷史遺跡,搜集資料及拍攝,亦停留在耶魯大學愛德華滋中心(Jonathan Edwards Center at Yale)做研究兩星期。

2024年5至6月的春季學期 ,我在中華神學院教授了一個三個學分的神學課程「愛德華滋與教會復興運動」,學員們包括神學生及在職傳道人,他們都甚多得著、深受感動!

本書分為四部分:


一、認識清教徒(第一至第二章)

1. 第一章解釋清教徒主義的本質,以及清教徒著作的特質,是對現今信徒甚有啟發性的。

2. 第二章簡述清教徒主義的歷史——作為現今福音派三大重要淵源之一:先是在英國本土,後在美洲新英格蘭的歷史發展。


二、認識愛德華滋生平及「大覺醒」(第三至第四章)

1. 鍾馬田(D. M. Lloyd-Jones)認為「沒有一個弟兄比愛德華滋更像保羅」,他的屬靈生命可以媲美甚至超越教會歷史偉人,如馬丁路德、加爾文等。第三章詳述愛德華滋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大覺醒的歷史。愛德華滋著名的講章《在憤怒上帝手中的罪人》(S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 God)亦在此時宣講,帶來巨大震撼。

2. 第四章詳解愛德華滋當時的清教徒「重生形態論」,他們對一個人重生的過程有頗為仔細的分析,能帶給我們今天很多啟發。此章亦附有《一個忠實的敍述》的摘要,提供在大覺醒時期,信徒重生的真實寫照。


三、認識愛德華滋的思想精粹「心靈的意識」及著作《屬靈情操》(第五至第十二章)

1. 《愛德華滋著作全集》耶魯版本的創辦人、歷史學家米勒(Perry Miller)推許愛德華滋的講章《一種神聖及超自然的亮光》(A Divine and Supernatural Light),是愛德華滋思想的精華所在,當中提出的「心靈的意識」(sense of the heart)是明白愛德華滋的鑰匙。第五章會詳細分析這篇講章。


2. 《屬靈情操》是愛德華滋回應大復興最重要的著作,巴刻(J. I. Packer)認為它是一套完整的復興神學,有歷久不衰的價值。第六至第十二章聚焦在此巨著上。《屬靈情操》全書分為三部分:一、先確立情操在信仰上的基礎和重要性(第六章);二、指出哪些記號不能判斷情操是否真正屬靈(第七章);三、指出哪些記號可以判斷情操是否屬靈和聖潔(第八至第十二章)。講論充滿屬靈的洞見,且對現今教會息息相關。我會在每一大點加上「筆者闡釋」,以幫助讀者理解其含義,並如何應用在今天的教會和信徒生命當中。


四、今天可以從愛德華滋學到甚麽?(第十三章及附錄)

1. 最後一章是我嘗試從四方面探討我們可以從愛德華滋身上學到甚麽:一、一個忠心僕人的生命見證;二、一個敬虔人帶來的影響;三、甚麽是真正的基督信仰?;四、今天如何能經歷真正的復興?

2. 至於三份附錄,除了列出愛德華滋的生平時序外,他年輕時的《立志》,以及愛德華滋和撒拉的後代,都是非常震撼的!值得我們今日一再深思!


本書其中一個特色,可說是我處理愛德華滋原著和講章的手法。本書涉及愛德華滋的所有著作都是由我自行翻譯的。我採納的一種方式,就是把愛德華滋的寫作脈絡,撮要地展示出來,讓讀者能夠清楚地看到他的辯證思路,同時在翻譯上盡量保留他原來字句的意思,以致讀者能讀到愛德華滋原來表達的味道。故此,本書在翻譯上是偏向字譯,而不是意譯;在一些關鍵的句子,我亦把原來的英文原文放在註釋上,以便讀者參考對照。我期望把愛德華滋不太容易讀的原著,嘗試變得簡單易明,但同時保存他原來的味道。


我實在欣見此書能終於面世,心中充滿說不出來的感恩!我的心願和祈求,就是懇請全能和慈愛的神,並掌管歷史的主,能夠使用此拙著,抛磚引玉,向華人教會分享愛德華滋這位神所重用的僕人不平凡的一生,以及他發人深省的著作《屬靈情操》,使人大大得著鼓勵和提醒、教會得著更新和復興!


「耶和華啊,我聽見你的名聲就懼怕。耶和華啊,求你在這些年間復興你的作為。」 (哈三2)


主内微僕

何沛禮

2025年寫於香江

如果您對本商品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留下您的意見和建議!

登入註冊 後檢視商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