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跟內心怪獸拔河:接納與承諾治療的生活法則
內容簡介
這幾年面對社會不斷的變化,一波接一波的疫情,還有在年初第五波疫情下的恐懼和緊張,相信任何人都會想尋找到快樂。但現實生活告訴我們,快樂並非唾手可得,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如果生活真的無法如意,要如何活?
本書以接納與承諾治療為主題(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簡稱ACT),向大眾建議一種心理健康模式和生活智慧,透過行動實踐,活出有意義的美好生命,同時亦能獲得更深刻和長遠的快樂。
接納與承諾治療,有一個核心信念:認為痛苦經驗根本是人生無可避免的一部分,因此接納往往比抗拒或逃避痛苦來得更為合適,對心理健康更為有用。這個療法包含六個元素:接納,是指接納人生的痛苦和不愉快經驗,包括:開放接納經驗、脫離思想糾結;學習活在當下:覺察的自我、與此時此刻連結;承諾以價值為本,以目標為前進方向:確立價值和人生方向、承諾實踐行動。這些都可以有效建立心理彈性,人擁有心理彈性,當面對困苦、艱難或不如意時,就可以有內在資源去承載;並以承諾實踐人生重要的價值為目標,堅持活出有意義的生命。
本書介紹接納與承諾治療內六個向度的內容和實踐練習,幫助讀者即使面對困難,仍能重新聚焦自己的人生方向,即使在難處中仍有力朝人生目標走去,能獲得心靈的滿足,可以過內在豐盛的生活。
作者介紹
湯國鈞,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香港大學臨牀心理學碩士及多倫多大學輔導心理學博士,超過35年臨床經驗。現職基督教聯合醫院、香港大學客座副教授、香港心理學會院士。擅長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心理治療、心理健康教育和專業培訓;曾受業於接納與承諾治療創立人Dr. Steven Hayes 及知名學者 Dr. Robyn Walser門下,並於2019年與專業同儕創立國際語境行為科學協會香港分會,為創會及時任會長,積極研究及推廣接納與承諾治療於華人社會的本色化應用。
湯博士的專業興趣亦包括正向心理學及其應用,並於2003年創立「聯合情緒健康教育中心」,積極推動情緒健康及正向心理。湯博士著作甚豐,包括《回到開心時》、《抑鬱自療》、《焦慮自療》、《走進360度的幸福》、《誰偷走了我的快樂》等。
黃志明,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國際語境行為科學協會香港分會委員,香港中文大學臨床心理學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任職香港醫管局臨床心理學家逾25年,曾接受接納與承諾治療大師 Dr. Steven Hayes 及 Dr. Robyn Walser 的訓練,並將接納與承諾療法應用於各類精神和情緒問題,與及醫學問題引起的心理適應的臨床工作上,取得良好效果。
黃博士對第三波認知行為治療方法素有興趣,除接納與承諾療法之外,更受過靜觀為本治療的訓練,並參與合著《靜觀:觀心.知心.療心》一書。
目錄
序一/Professor Steven Hayes
序二/李詠茜
序三/黃藹賢
作者序一/湯國鈞
作者序二/黃志明
快樂有何難?
第一章 尋找快樂
第二章 心理健康藍圖
第三章 痛苦的根源
接納經驗 承諾前行
第四章 開放自己,接納經驗
第五章 思想抽離,接納糾結
第六章 活在當下,連繫此刻
第七章 以己為境,作觀察者
第八章 認定價值,確立方向
第九章 承諾委身,實踐行動
豐盛人生
第十章 負面情緒調適
第十一章 慈心與接納承諾
第十二章 ACT出正向人生
附錄一:接納與承諾治療的理論基礎和實證研究
附錄二:接納承諾治療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