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人:編織生命的教學靈程
朱sir 的書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教育改變了我」;第二部分:「粉嶺社區改變了我」;第三部分:「農田改變了我」。
無論在教育、社區生活或種田,都可以看見朱sir 對事物有極強的反省能力。大多數人都會因為忙碌、慣性或安全感等等原因,重複做著常做的事,
久而久之便不再問其效用和適切性,也漸少作反思。「不去改變」所帶來的安全感,代替了尋找每事的內在意義。
與朱sir 相處,認識其人,看他的文章,閱讀其心。從他筆下,可看到他對學生、下一代,以至對土地萬物的承擔、守護與包容。
他有敏銳的觸覺,有對人和萬物的大愛,有放下與拿起的勇氣。朱sir 從一個歷史老師出發,去探討事物的意義,透過更新和改變學
習的理論、模式和方法,讓學生改變學習的態度,讓他們擁有學習,從而改變思維,再認真地建構價值觀,活出真實生命。
【作者簡介】
作者:朱耀光
二OO二至二O一三年曾任職中學教師,現職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兼任講師及鄉土學社導師。
以農田為教室,寓教學於農事,觀察四時,不時不植,以共生為原則。愛與年輕人遊走河畔村落,
以口述歷史重現人和土地的親密回憶
【目錄
陳序 / 陳耀華 viii
楊序 / 楊秀珠 xi
楊序 / 楊秀卓 xii
袁序 / 袁易天 xv
盧序 / 盧智榮 xvii
第一部分:教育改變了我
菜園村 002
悟 004
在田野靜修 008
台灣的《無米樂》與 香港的馬屎埔 011
新年、靜思 014
口述歷史 018
歷史、族群、根 020
生命滋養生命 023
六四,抹去六四 026
站在農夫的身邊 029
畢業:友誼的開始 031
唱說史人 034
給通識學生的一封信 038
回憶錄與生命史: 讀《新村的故事》有感 042
耕與讀 045
在口述歷史中相遇 049
離開以後 051
客家人 055
教出來的無知 058
從口述歷史到鄉土教育 061
生命之網 064
用心教學 067
給城規會的信 071
教育的政治性 076
口述歷史作為教學行動: 尋找共同建構的初中 香港歷史課程 078
第二部分:粉嶺社區生活改變了我
說梧桐河 098
粉嶺戲院:孩子的 共同回憶 101
再說粉嶺戲院 104
發展粉嶺?保育粉嶺? 106
口述歷史 — 為粉嶺 戲院尋找最後的故鄉 108
馬屎埔:我們不需要樂園 111
《1+1》:失蹤了的 七十年代 116
樹的聲音 119
向地產說不 122
開心薄餅店 124
靈光乍現 127
樹與人生 130
回憶中的家鄉 132
河畔我故鄉 135
野葛菜考 137
農村士多的回憶 139
華山 142
立秋詠楝 146
我愛我家 148
口述歷史不會一帆風順 151
躬耕土地 154
給貓伯伯的歌 157
甘苦一杯 161
給針蜂仔的信 164
寓言的蜜蜂 168
承傳回憶 170
水坑田的守護者:俊叔 173
離開?離不開! — 生在馬屎埔的媽媽 183
走鬼走到依家 — 「四眼妹」姨姨 191
第三部分:農田改變了我
觀察、除草、堆肥 198
翻土、播種 202
拒絕結束 204
循環 206
復始 208
上泥 210
豐收 213
竹枝 216
芒種 218
惰農 221
學社 224
養志 227
暴風 230
立秋 233
處暑 235
白露 238
中秋 241
龍葵 245
野菜 248
做人 251
清明 255
萬物 257
辭去 260
夏至 263
尋蟲 266
城鄉 269
在農田與教育學家相遇 272
跋 / 朱耀光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