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圓宗局:福音派之處境神學與政教關係
「禁絕政治」、「不理政治」或「熱心政治」是香港、內地及各地華人教會最為錯綜複雜的神學分歧和信念壓抑。歸因兩岸三地百多年來常處於政局混亂,其中各式政治信念和行動,大多有基督徒帶領招徠,往往使主內群體無所適從甚至四分五裂。「佔中」發生,本地更催生一類「忽然政治」的基督徒,他們信仰加速調冶,一邊追崇民主風尚、一邊惡補政治神學。教會界正全面捲入此信仰新時期和國家「新時代」,面臨巨大的處境挑戰。
本書迎向「一國兩制」出現教內教外甸重的政局,篤力尋建政教關係清新的宗局!
【作者簡介】
徐濟時牧師/博士,衛道神學院副教授,專授系統神學、歷史及當代神學、福音派、倫理學、通識科(中西哲學和思考方法)。曾全職牧會十年,現為駐堂顧問牧師。《天使心》月刊社評專欄作者(2009-2013)及香港政府公共事務論壇成員。
建道神學院神學主修、新亞研究所中國哲學碩士完成修課、美國加州柏克萊新學院神學研究博士(MTS)、加拿大皇后大學神學碩士(ThM)、亞洲神學協會屬下亞洲神學研究院哲學博士(PhD)。
專著有《好在倫理》、《中國文化處境的神學反思——中華福音神學人物研究》(梁燕城撰導論)、《耶穌高解像——四福音撮編本》、《智慧高解像——箴言、傳道書譯編本》、《神創始——創世記主題靈修》、《人出路——出埃及記主題靈修》。YouTube有登山寶訓十二講(配字幕),社論三百餘篇散見各報刊。
【目錄】
首語:我為何寫此書?對您有何意義?
推薦文
楊序
周序
陸序
蕭序
郭序
王序
自序
引論和導讀
第一部分 處境神學的意義及發展歷程
1 本色神學轉入處境神學的理論發展
1.1 本色神學的緣起、發展及限制
1.2 處境神學取代本色神學時期——普世派經驗
1.3 處境神學取代本色神學時期——福音派經驗
1.4 處境神學建構過程的啟迪
1.5 處境神學理論在西方教會、香港福音派和中國教會的發展
1.5.1 西方教會的綜合檢討
1.5.2 香港福音派的現代探討
1.5.3 中國教會的廣泛討論
1.6 小結
2 神學從本色化到處境化的歷史進程
2.1 本色神學在中國處境挑戰下的危情
2.1.1 帝制時代所受挑戰
2.1.2 民國時期所受挑戰
2.2 中國本色神學受政治挑戰案例——「非基督教運動」新研究
2.3 中國本色神學自身難保的處境
2.4 香港教會二戰後續議的本色神學
2.5 小結:本色神學在香港需以處境神學作新定位
第二部分 特區下基督教處境和福音派見證
3 九七前後香港面對「宗教一國兩制」的處境
3.1 國內教會領袖論述「一國」的宗教政策
3.1.1 歷史背景
3.1.2 「傳教運動與中國教會」學術研討會
3.1.3 「加強神學思想建設」十周年紀念大會/ 高峰的高調強勢報告
3.1.4 小結
3.2 國內教會領袖評議「兩制」的宗教發展
3.2.1 韓文藻的三互交往原則
3.2.2 曹聖潔的危害祖國評貶
3.2.3 丁光訓、陳澤民的點名批評和「四不」底線
3.2.4 季劍虹的神學思想建設與「相適應」論
3.2.5 傅先偉的六方面「新的努力」
3.2.6 小結
3.3 1982-2016年中國重大宗教政策和法規
3.3.1 中國憲法四次的修訂
3.3.2 全國宗教政策藍本凡「十九號文件」
3.3.3 加大力度的「六號文件」
3.3.4 承先啟後的「江澤民三句話」
3.3.5 管理外國人的一四四號宗教法令
3.3.6 管宗教場所的一四五號宗教法令
3.3.7 管更多範圍的四二六號宗教法令
3.3.8 習近平「宗教中國化」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
3.3.9 小結
3.4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和1990年香港《基本法》
3.4.1 中英兩國發表《聯合聲明》
3.4.2 中國發表香港的《基本法》
3.4.3 小結
4 步入九七過渡期香港福音信仰領袖的處境神學
4.1 楊牧谷的處境神學
4.2 盧龍光的處境神學
5 政教變遷中香港處境神學的孕育過程
5.1 1984年起香港教會回應政教關係的變化
5.1.1 「洛桑信約」影響香港福音派
5.1.2 香港教會及基督徒聯署論政的興起
5.1.3 教會人士在八十年代民主爭取上
5.1.4 「辛維思事件」警告教會涉政
5.1.5 教會在九十年代政治衝擊下
5.2 1984年香港基督教界回應「九七」的聯合文獻
5.2.1 福音派的《信念書》
5.2.2 《宗教自由聲明》
5.2.3 《對香港前途意見書》
5.2.4 小結
5.3 1985-1997年香港福音派的「九七」文件
5.3.1 香港教會宣示信仰的文件
5.3.2 福音派六份立場書
5.3.3 小結
5.4 回歸後到「後佔中」的政經不穩予教會考驗
5.5 反思「九七神學反省」在福音信仰教會中形勢
第三部分 香港福音派在回歸處境下需要神學回歸
6 香港福音派教會的聖潔奮興根源
6.1 福音來到香港的兩個階段
6.1.1 第一階段:主流教會的創立
6.1.2 第二階段:福音派教會的興起
6.2 福音派的參考標準:美國福音派協會的真貌
6.3 香港「第二階段」教會的成員
6.3.1 聖潔宗淵源的教會
6.3.2 西教士主力建立的教會
6.3.3 中國人建立的教會
6.4 小結
6.5 反思——香港福音派教會的基礎性危機
7 聖潔奮興運動的原初社關性
7.1 聖潔宗的學術定位
7.2 從聖潔、奮興邁向扶貧
7.3 聖潔奮興神學失落於基要主義
7.4 聖潔奮興運動的早期關社人物
7.4.1 芬尼(Charles G. Finney, 1792-1875)
7.4.2 Phoebe Palmer(1807-1874)暨丈夫Walter Palmer
7.4.3 聖潔教會(Holiness Church)
7.4.4 The National Camp Meeting Associ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Holiness
7.5 小結
8 福音派神學與九七處境下「一國兩制」的整合
8.1 香港福音派的傳承與挑戰
8.1.1 多元豐富神學傳統的放棄
8.1.2 非個人性、具入世性的信仰
8.1.3 深愛困苦人的教導
8.1.4 洛桑會議後的啟迪
8.2 「九七神學反省」走向「一國兩制」處境的神學
8.2.1 大處境:中國作為一國(one country)
8.2.2 小處境:香港作為兩制下的一制(two system)
8.3 整合與出路
8.3.1 香港福音派不親政權
8.3.2 香港福音派不抗政權
8.3.3 香港福音派不搞革命
8.3.4 香港福音派「既出世也入世」、「既屬天也屬地」
8.3.5 香港福音派棄屬世利益以保持入世純潔性
8.3.6 香港福音派教會避政與教徒問政
8.3.7 香港福音派要回復對貧窮人的關懷以求復興(revival)
8.3.8 香港福音派要同心面對可能的教會危機或宗教逼迫
第四部分 政教關係在俗世處境下需要聖經回歸
9 導言:西方政治世界與基督教會
10 政教關係與舊約處境
10.1 舊約的政教關係
10.2 律法書——人類開始和以色列民族開創
10.3 律法書——出埃及前後時期
10.4 歷史書——入迦南初期
10.5 歷史書——王國時期
10.6 歷史書——南北國時期
10.7 歷史書——被擄歸回史
10.8 大先知書
10.9 小先知書
10.10 智慧文學
10.11 綜合作結
11 政教關係與新約處境
11.1 新約的政教關係
11.2 四福書與使徒行傳
11.3 新約書信
11.4 綜合與引伸經文
12 結論:政教關係與舊約新約整合
附錄1 (3.3.2)「十九號文件」原文撮取
附錄2 (5.3.1)〈新時代特函〉原文撮取
附錄3 (5.4)普選爭議的終極性出路
附錄4 (5.4)突破性政改悶局:普選司長、下放權力
附錄5 (11.2)教會——世上的奇異社群
後記:我的神學發現之旅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