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奉神:基督徒的生活事奉
基督徒如何在世上事奉我們的主?又應該用什麼態度來面對每天生活?克蘭菲德在小小五章的篇幅中,從改革宗傳統的立場,透過堅實的解經,提出了一種積極參與的入世解答。每天的生活都是我們事奉上帝的場合、每個需要關心的人都是我們事奉上帝的時機;負起我們對世界的責任,就是一種對上帝的事奉。本書篇幅雖小,卻涵蓋了基督徒如何面對上帝、教會、鄰舍、未信者、以至於政治、社會。內容意味深長、字字珠璣。
事奉神,是一種生活態度
如果神學來自我們對神的認識,而基督徒的生活又以事奉神為中心,那麼神學的認識就應該決定我們日常生活的所作所為。這麼說來,神學不應該只限於空泛的知識性討論,僅容學者、專家與牧者置喙,更應是一種生活態度。
克蘭菲德的《事奉神》共分五章,彼此環環相扣,逐步說明:正是我們對神的認識,決定我們生活的態度與實踐,我們對神的認識愈深,對社會的關懷與參與就應該愈重。全書始於作者的神學反省、進而論述基督徒的教會生活、最後提到基督徒的社會責任與政治實踐。
第一章中,作者分析了「敬拜」一詞的意義,在最廣泛的意義上,敬拜就是一種用生命來事奉神的行動;這種行動是由神所開啟、人所回應的。他認為:「基督徒的一切敬拜都是對神在耶穌基督裡的救贖行動的回應,並由基督的命令與應許所決定。」
同時我們必須認識到:復活之後的基督不只升上高天、坐在父神的右邊,祂同時也藉著讀經講道、聖禮、以及週遭貧窮缺乏的人,不斷臨到我們之中。藉此神學認識我們可以知道:對神的敬拜不只是宗教活動,同時也包含社會責任與關懷行動。正如作者以強烈的口吻提到:「倘若我們不能在代禱後竭盡所能去服事我們所代禱的對象,那這樣的代禱就是假冒為善的。」
第二、三章在第一章神學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說明我們服事的對象與意義:我們一切的服事最終必須向耶穌基督,最終審判之主交帳,祂不僅為了可愛的人而死,同時也為那些毫無可愛之處(甚至可惡)的人而死!祂也不斷藉著這些人臨到我們中間。因此我們服事的對象不只是教會之中可愛的弟兄姊妹,更是那些在教會之外,人所鄙視、毫不可愛的人。因此,身為基督徒,事奉神不僅是在教會事工上,更重要的是要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應該盡力而為的地方。
第四章以守望者為題,呼籲我們應該要成為教會與社會的守望者。身為守望者,必須警醒地聆聽神的話語、有效地傳遞神的話語、為了職責有所犧牲、迫切宣告緊急的消息。因此作者說:「倘若一間教會不再為其週遭的群體懷抱清醒的基督教盼望,便不再是神為這些人所設立的忠信的守望者了。」這也意味著教會、國家、以致於世界的興亡不是與我無關,而正是我的責任。
最後一章從新約看基督徒的政治責任,則是前一章「守望者」的延伸。在世界之中,基督徒的角色並非超然避世、或是一味順服,而是必須帶著清醒的心,積極參與政治,作為國家、社會、甚至世界的良心。循著信仰的原則抱持一種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政治觀。
雖然本書(原文)已問世將近五十年,其中的思考議題以及各項提醒對今天的基督徒來說仍舊受用。例如,面對貧富不均日益嚴重、道德觀念日趨薄弱的社會,或是有關當局以不合程序的方式把違反基督徒良心的內容納入基礎教育的內容之中,我們應該如何處理?是獨善其身,還是積極尋求能夠做些什麼?相信這本書的內容會給認真面對信仰、面對生活、面對世界的基督徒許多反省、許多幫助。(責任編輯 郭大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