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祈禱書--潘霍華談詩篇
潘霍華生前最後一本著作, 見證生之勇氣、死之榮耀、永恆的讚美。 聖經裡有一卷不同於其他書卷的書,它的內容只有禱告詞,這卷書就是詩篇。詩篇是耶穌的祈禱,是道成肉身的神背負著所擁有的人性,來到上帝面前毫無遮掩地呼求;他比我們更加深刻認識何為苦惱、傷痛、過犯、死亡。以詩篇禱告,是神學家潘霍華的日常習慣,也是直到生命盡頭的信仰實踐,賦予他靈命的韌度和生命力;以詩篇禱告,便是與耶穌一同祈禱,上帝藉此教導我們如何禱告。 「處於戰火瀰漫、如同世界末日般的歐洲,分裂的教會,自己的國家忙於執行邪惡的全國性種族屠殺政策,潘霍華的詩篇研究提出了抗議,也帶來了希望。相較於那些盲目搖旗吶喊的愛國主義,以及鼓吹以無意義的暴力傷害無辜的民族主義標語,這一本書猶如清澈的暮鼓晨鐘。此書不僅僅是一本詩篇的註釋書;它也幫助基督徒和基督建立起個人的關係,因為那是基督徒處於對抗邪惡勢力之生死關頭所需的靈糧。」(摘自本書導讀) 關於本書 潘霍華遵循路德從基督論的角度詮釋詩篇,賦予本書神學性詮釋的意義,並認為詩篇與主禱文之間有著緊密的相關性。潘霍華給予詩篇的十個分類主題,分別為創造、律法、救恩歷史、彌賽亞、教會、生命、苦難、過犯、仇敵、終末,與主禱文的主題一致。本書肯定了舊約詩篇對基督徒與教會的重要性,此舉激怒當時排猶的德國政府,至終禁止了潘霍華的文字出版,使本書成為潘霍華生前出版的最後一本著作。 ★目錄: 譯者序/以基督為中心的詩篇詮釋 導讀/用生命誦禱詩篇的潘霍華 前言59 主啊,教導我們禱告60 學習以耶穌的名禱告64 用詩篇禱告的人69 名稱、音樂、詩句形式75 敬拜與詩篇79 分類83 創造85 律法87 救恩歷史89 彌賽亞91 教會95 生命98 苦難101 過犯107 仇敵113 終末119 結語121 <作者簡介> 潘霍華(1906.2.4 1945.4.9) 潘霍華是位知名的神學家,也是位忠於聖言的牧師。二十五歲成為柏林大學系統神學講師。一九三三年希特勒取得政權後,潘霍華成為認信教會的發言人,領導更正教會反對納粹政權;組織地下神學院訓練牧職人員。因著反對希特勒政權,潘霍華於一九四三年被捕入獄。一九四五年被處死刑,他死前說:「這是終局,但對我而言,卻是生命的起頭。」 許多潘霍華的作品已譯成中文,包括《潘霍華獄中詩》(道聲)、《潘霍華獄中情書》(校園)、《獄中書簡》(基督教文藝)、《倫理學》(漢語基督教文化)、《團契生活》(基督教文藝)、《牧養是場冒險》(校園)等書;亦有不少討論潘霍華思想的相關著作。 ★內文試閱: ‧推薦序 以基督為中心的《詩篇》詮釋 歐力仁(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 潘霍華強調,詩篇之所以被收錄在聖經乃是因為這些禱告詞或詩歌源於上帝的默示。上帝透過詩人的手和筆,為我們提供了一連串以主禱文為典範的禱告詞。 梅頓、魯益師、畢德生的詩篇觀點 在《耶穌的祈禱書:潘霍華談詩篇》以中文和讀者見面之前,已經有幾本和本書性質相同的中文譯作出版。例如,梅頓(Thomas Merton)的《我以詩篇來禱告》、魯益師(Clive Staples Lewis)的《詩篇擷思》和畢德生(Eugene Peterson)的《回應上帝:用詩篇禱告》。 梅頓從天主教靈修神學的角度理解詩篇,強調教會本身和禮儀與詩篇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