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的遺志:失去希望、尋回希望的藝術史
內容簡介
二十一世紀的氛圍,是充滿末世焦慮的,我們還能不能相信什麼?期待什麼?希望什麼?
本書回歸到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前的整整兩百年前的一七八九年,那一年發生了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發生之前,是典型的M型社會,一端是貴族,另一端是平民,
而逐步開始要在歷史舞台變成要角的中產階級,正慢慢地侵蝕貴族階層的影響力,
他們將成為法國大革命的主力推手,終結文化史上的洛可可時代,開啟浪漫時代。
從法國大革命到柏林圍牆倒塌這兩百年間,
資本主義、相應於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理想主義、虛無主義、英雄期待與幻滅,
商業化現代化,以及在傳統制式的教會信仰破產後,努力尋找通往神聖的道路,
這一切,都在這兩百年間出現、發展,
走到如今看似已到了盡頭,這兩百年是一條通往現代的過去,是跟當今息息相關的歷史。
本書從繪畫史的角度來看這兩百年的歷史,最終回到我們所面對的時代,
看這發展過程中逐步失落的、努力尋找的,雖然無法在此得出一個答案,
但相信那些逐步遺忘失落的元素,很可能正是一條通往未來的新路,
讓我們在二十一世紀還能夠相信、期待與希望。
【作者簡介】
陳韻琳
自由作家、現代說書人、廣播節目主持人。
成立「真善美全人關懷協會」,致力推廣「為成人說故事」,
透過為成人說故事師資培訓,形成一個為成人說故事的團隊,
發展出各類故事性的讀書會、社區活動及課程。
著作有《冷瑩瑩》、《兩把鑰匙》、《假想敵》、《過招》、
《走出框框的人生》、《虛擬》、《破碎、療癒與希望》以及《35釐米的縮影人生與信仰》。
另出版有聲書《為成人說故事》系列、以及《為成人說故事:陳韻琳說紅樓》,
並在新竹IC之音主持涵蓋文學、音樂、電影、藝術的人文性質節目。
【目錄】
推薦序一 馮君藍牧師
推薦序二 戴佳茹博士
作者序
第一章 理想與幻滅
01洛可可時代的時尚與奢華
02從藝術家大衛看浪漫時代的理想主義
03期待英雄拿破崙──從理想主義到犬儒主義、虛無主義
04等待書寫的懺悔錄──浪漫時代的激情與心靈幽暗
05在西班牙沒落歷史與個體生命迴廊中的哥雅
06風景畫的寓意(1) ──從文化獨立到宗教象徵(荷、比)
07風景畫的寓意(2)──危險的泛靈邊界(德國)
08風景畫的寓意(3)──工業時代的田園詩(英法)
09風景畫的寓意(4)──大自然的暴力(英國)
10─切都是為了底層百姓──寫實主義
第二章 瞬間與永恆
11都會中的人──印象派的省思(1)
12快樂的藝術──印象派的省思(2)
13現代化都會與社會底層──印象派的省思(3)
14尋找永恆的渴望──印象派的省思(4)
15梵谷的藝術心靈與基督信仰
第三章 神蝕與絕望
16塞尚的蘋果與唯心主觀
17高更筆下的基督與受難者
18孟克筆下的十字架&存在的疏離焦慮
19克林姆的十字架&世紀末華麗性愛
20二十世紀藝術形式的創新與危機
21抽象藝術的理想與追尋
22戰爭懼慄下的十字架
23達利的十字架
24 藝術家筆下的教堂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