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書籍
基督徒與革命:劉靜庵獄中書簡及其他
在中國,以「革命者耶穌」或「革命的基督教」來理解這樣一個「外來」的宗教,必須從晚清一個非常知名的革命團體或組識說起,它即是以武昌高家巷基督教聖公會聖約瑟堂為基地的「日知會」,以及此一組織的關鍵人物劉靜庵。本集中收錄了諸多重要且未曾刊載的史料,包括胡蘭亭編著的《劉靜庵》、《殷子恒先生手抄劉靜菴》之手稿..
基督徒要思考的16個信仰日常
靈修是甚麼?讀經和祈禱又是甚麼?或多或少,我們都知道;或對或錯,我們都知道。不過,我們愈來愈少去深究靈修讀經祈禱是甚麼。本書的寫作目的,不旨在教人如何靈修讀經祈禱,而是回到根本去認清和明悟這種種「屬靈活動」的本相,並呼籲信徒要走出操之於我或自我同化的歧路,繼而步向和投入真正的信仰生活。「今天,當代思..
基督徒關於死後來生的30個思考
信耶穌,可得著永遠的生命?永刑是懲罰到永遠,還是灰飛煙滅?既然上帝如此慈愛,祂最終會拯救所有人? 不少人相信,「死亡」是人永不能逾越的鴻溝。不少基督徒也相信,人的永恆歸宿是由他死亡時的狀態決定——義者得永生、不義者滅亡!人死後只有等待終極審判的來臨…… 若說今生只是一趟短暫的旅程..
基督徒靜觀靈修
內容: 「靜觀靈修」並不是新時代的創見或操練,乃是基督宗教靈修傳統的智慧。「靜觀靈修」(或簡稱「靜觀」)包涵三個層面的意義:第一、「靜觀」是一種生活的態度;第二、「靜觀」是一種祈禱的方式;第三、「靜觀」是一種生命本質的呈現。 本書透過耶穌的生命、保羅的描述,以及歷代信徒的深切體會來闡釋..
基督教信仰問題釋疑
本書分成六大部份「人生意義」、「聖經與信仰」、「宗教比較」、「教會與生活」、「真神與世人」、「耶穌與救恩」是贈送慕道友傳福音的禮物書,也是渴慕對基督教信仰有更深認識的工具書。..
基督教信仰根基
學習神學不是少數人的專利,也不是為了學些知識以便向人誇口。「因真理成聖」(參約十七:17-19)是神對每個基督徒的要求和應許,在「熟練仁義的道理」上(參來五:13),學些神學是必要,若是想服事神,學習神學更是必要的。本書的特點:1、 在真理的闡釋上,都以《聖經》為依據,不藉助於哲學、心理學、自然科學..
基督教信仰與公共選擇
內容: 本書探討由巴特早期的辨證神學(約1920年)直到朋霍費爾在二戰時所寫的《倫理學》期間的歐洲新教社會倫理發展。這段期間,兩種主要的社會倫理取向浮現了:一種是巴特所提倡的神學激進主義,強調基督徒行動與日常道德反省之間的分別;另一種是布倫納和朋霍費爾所倡導的神學實在主義,強調基督徒..
基督教倫理學
基督徒生活問題百百種,更被時代議題追著跑有使命推著要給出回應的我們,該說些什麼,做些什麼,你有譜嗎? 「牧師,請問如果基督徒被欺負的話,可以還手嗎?」「牧師,請問兩位素有嫌隙的教會姊妹,時常向我探聽對方說了些什麼,我該如實以告嗎?」「牧師,請問如果慕道友問我基督教是否反對同性戀,該如何回答..
基督教倫理學要點指南
教導基督教倫理學不是個簡單任務。剛入門的學生可能對於教會歷史或聖經研究所知不多,但一定以特定的倫理立場來生活。事實上,倫理或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讓學生知道他們所學的倫理學正是建立在日常生活所面對的具體問題之上。 在這本基督教倫理學導論之中,作者羅文在倫理學研究與生活之中產生的具體倫理問題之間取..